找到相关内容103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剪欲望

    能完全消除它。我们能做到的,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美观。放任欲望,它就会像满坡生长的灌木,丑陋不堪。但是,经常修剪,就能够成为一道亮丽悦目的风景。对于名利也是这样,只要取之有道,用之有道,利己惠人,它就不...

    索提

    |欲望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4031334837.html
  • 圣严法师自在法语

      佛法重视因果,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,享受福报,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,提用愈多,存款愈少;终有提空之时;今生享受愈多,福报所剩愈少,终有用毕之日。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,同时也要惜福,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。   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。   知恩报恩为先,利人便是利己。   慈悲没有敌人,智慧不起烦恼。   布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乐。   心量要大,自我要小。   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圣严|自在|格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3585034952.html
  • 乾坤肚皮学得来

    你就能发现,这样也能过得去,而且“是非”还化解的比平时快,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否则的话,你需要用N多的时间去解释,然后别人还不爱听,真的是损人不利己。   得到这些甜头后,小“是非”对于你来说就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忍辱|宽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21475336212.html
  • 绿度母之密义略释

    无缺、完整圆足的微妙功德。  二、度母的密义  “度”约理而言,喻示着:救拔、度脱、度化。由自度而度人,由利己而利众,自化而化人。“母”喻义着:母源、生源;本源具足,则能化现万千。  三、绿度母的总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543023.html
  • 禅本草

    子大,每日进三服,用和气汤送下,果能依次服之,无病不瘥。  切记言清行浊,利己损人,暗中箭,肚中毒,笑里刀,两头蛇,平地起风波,以上七种须速戒之。  此十味,若能全用,可以上福上寿,成佛作祖;若用其...

    文雅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0143835.html
  • 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制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

    局面。   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。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、利己主义的腐朽思想正日渐严重地侵蚀着我们佛教的肌体。宗教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得佛教界拥戴,但是超越中央严格规定的依法对宗教事务...

    茗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944080.html
  • 安心立命

    的心田,其生命之彷徨感、孤寂感、无力感,令人窒息。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赖感,一道无形的城墙,把人们的距离越拉越远,所谓朋友也仅是互相利用的关系,亲戚更是诈骗的对象。色情暴力、经济罪犯、无公德心、损人利己...

    普献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1445029.html
  • 淺談密教

    的損人不利己習性,畢業生心中有雜質的人,才會去煩惱他人的雜質。 故一個密教行者,其實就是在只一個能驅除心靈中黑暗的人,他不會縱容自己輪迴循環在無明(無知)的思想行為中,解脫不開。更不會為虛幻的世俗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845250.html
  • 戒闻利身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自利利人,益而不费。欲知利身,戒闻为最。 ——《法句经》—— 一、自利利人的意义   自利利人,又称自益益他、自利利他、自行化他、自他二利。自利,乃利己之意,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,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;利人,乃利益他人之意,即非为己利,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。菩萨以修行六度,能自利利他。如《发菩提心经论》说,修行布施,能使善名流布,随所生处,财宝丰盈,是名自利;能令众生、心得满足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846896.html
  • 皈依三宝身心安泰

    去作,损人利己的恶念不应起,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心必须常存。说好话者,不是要人听到欢喜,而是劝人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因而厚德载福。行好事者,凡对人有所帮助的,莫不勇往直前,令其有所成就。这是初入佛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847650.html